此文章解读了特种设备维护保养的核心原则、通用保养内容、保养重点及注意事项,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严格遵守《特种设备安全法》和相关安全技术规范、企业各类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的要求。
通常应由使用单位具备相应资质和安全技能的人员进行,或委托取得相应许可的单位进行。
所有维护保养工作都必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防护措施。
根据设备类型、使用频率、工作环境、历史故障记录等因素,确定维护保养的重点和周期。
运行前检查:启动设备前,检查关键部件(如安全装置、仪表、润滑状态、连接紧固情况、有无泄漏、异常声响等)是否正常。
运行中监控:观察设备运行参数(压力、温度、速度、电流、电压等)是否在正常范围内,监听有无异常声音、振动、异味。
清洁与润滑:定期清除设备内外部灰尘、油污、杂物;按规定周期、油品和剂量对运动部件(轴承、齿轮、导轨、钢丝绳、液压系统等)进行润滑。
泄漏检查:检查气路、油路、水路、润滑系统等有无泄漏(如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法兰、阀门、接头;电梯液压系统等)。
安全装置功能测试:定期对安全保护装置进行功能测试(如限位开关、安全阀、压力表、紧急停止按钮、超载保护装置、制动器等),确保其灵敏可靠。
周期制定:依据特种设备设备制造厂说明书、安全技术规范和使用单位的经验,制定详细的维护保养周期计划(日、周、月、季、半年、年)。
全面检查:对特种设备进行更深入、全面的检查,包括主要受力结构件、关键零部件、电气系统、控制系统、安全附件等。
调整与校准:对设备的间隙、行程、压力、速度、平衡、制动性能、仪表精度等进行调整和校准。
部件更换:按照说明书或实际磨损情况,更换易损件(如密封件、滤芯、磨损严重的轴承、钢丝绳、曳引绳、液压油等)。
电气系统检查:检查线路绝缘、接头紧固、元器件状态(接触器、继电器、变频器等)、接地可靠性等。
严格按照特种设备法规要求,定期对安全阀、爆破片、液位计、温度计、紧急切断装置、压力表等安全附件和仪表送有资质的机构进行校验或检定,并粘贴合格标识,确保其在有效期内使用。
详细记录:每次维护保养(尤其是定期保养和专业维修)都应详细记录时间、内容、人员、更换的部件、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测试结果。
档案保存:建立一机一档制度,妥善保存特种设备设备技术档案(含设计文件、产品合格证、监督检验证明、安装改造维修资料、使用说明书、维护保养记录、故障记录、检验报告、安全附件校验记录等)。
曳引系统保养(曳引轮槽清洁、曳引绳张力调整及检查、曳引机轴承润滑、制动器间隙和力矩调整)。
安全保护装置测试(限速器-安全钳联动试验、缓冲器检查、终端限位开关、门锁回路)。
特种设备必须按规定周期接受法定检验机构的定期检验。维护保养工作应与定期检验的要求相衔接,确保设备满足检验要求。
维护保养计划中应考虑应急处置措施,确保在维护保养过程中发现重大隐患或发生意外时能迅速有效响应。
维护保养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设备结构、原理、操作规程、维护保养要求和安全防护知识。
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是一项系统性、专业性、法规性极强的工作。使用单位是安全责任主体,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制度,严格执行日常检查和定期保养,方能有效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