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欧陆注册]平台登录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欧陆平台 > 新闻中心 > 日常保养 >
热门排名
日常保养

国创医药IPO:营收规模小于同行三大隐忧悬顶毛利率不给力两连降!员工持股平台三折增资实控人成最大受益人

新闻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23-07-19  点击:186次

  众所周知,创新药投入巨大而且研发时间极长,而与创新药相比,首仿药的开发难度相对较低,目前已经成为药企的必争之地。

  选择市场份额较大的、具有高技术壁垒、专利即将到期的药品进行首仿就成为当下一些药企的明智之举。

  而得益于优先评审审批程序、药品专利保护制度等政策推进,首仿药在国内加速获批、争得市场利润高地,前景一片看好。

  近日,上海国创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创医药)递交招股书,拟冲刺深交所创业板IPO上市。

  公开信息显示,国创医药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及代理等业务于一体的综合型医药企业,主要收入来源系化药制剂、原料药、中间体及中成药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其代表性产品普瑞巴林胶囊2013年获批,为国内首仿,2020年顺利通过一致性评价,2021年中标国家第四批药品集采。2022年该产品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的35.6%,位列国内市场国产厂商排名第一。

  另外,公司在医药商业领域布局的主要产品富马酸喹硫平缓释片(佛山德芮可)系国内首仿产品,已中标第四批国家集采。

  股权结构上,公司股权结构较为分散,报告期初至红筹架构拆除日(2020年12月25日),国创有限为外商独资企业,香港康联为公司的控股股东;红筹架构拆除后,公司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IPO前,持有国创医药5%以上股份的主要股东共8名,其中,GH持股14.3117%,BE持股12.9845%,BeevestCapital持股10.5439%,BlueStoneHolding持股8.3259%,上海岑鹏持股7.4903%,XinPingHoldings持股6.9690%,TFKLLtd.持股6.1607%,VMKLLtd.持股5.9385。,慧炬财经注意到,法人、董事长、总经理魏建民直接持股0.1668%,还持有员工持股平台上海岑鹏19.0028%股权;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马美芳持股0.1521%。

  简历显示,魏建民,1971年10月出生,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骨伤科专业,曾在哈药集团中药二厂,历任销售经理、销售总监等职务。

  招股书披露,国创医药2022年薪酬总额591.58万,占利润总额的6.10%。董事长魏建民年薪150万;董事、总经理王永华年薪84.50万;第三高薪是董秘马美芳,年薪79.80万。而核心技术人员的年薪都没有过50万,副总经理、核心技术人员赵智勇是47.56万,而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生药学专业博士学历的殷翔年薪最少,为20.62万。经梳理,六名核心技术人员总计薪酬为179.91万,仅比董事长魏建民年薪高了29.91万。

  值得注意的是,董事长及三位副总薪酬断层领先,合计约361.86万元,约占公司18位董监高及核心技术人员总薪酬的61.17%。

  而薪酬结构合理性,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核心人员薪酬水平是否与当地工资水平匹配,在IPO过程中都会被监管部门重点关注。

  从招股书披露的经营业绩数据看,盈利能力似乎也还不错,但实则不然。净利润增速放缓,这似乎表明国创医药盈利能力在不断下降。

  财务数据显示,2020-2022年,国创医药营业收入分别为4.18亿元、3.89亿元、4.46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6.997%、14.63%;扣非净利润分别为3,832.64万元、6,110.50万元、7,638.71万元,同比增幅分别为59.43%、25.01%。从中不难看出,净利润增速放缓,总体营收增长更是乏力。但公司利润额成色不足,以2022年为例,国创医药来自税收优惠的金额为1,489.10万元,占同期利润总额的比例为15.35%。

  细分来看,报告期内,公司化药制剂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9,142.94万元、16,528.33万元、17,274.12万元,占自产产品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0.50%、83.02%、68.48%,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因自产化药制剂普瑞巴林当年进入集采,其销售价格下降致收入下降了13.66%。

  此外,公司原料药及中间体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009.46万元、2,102.27万元、1,906.31万元,占自产产品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50%、10.56%、7.56%。值得注意的是,格列美脲2022年仅实现收入191.95万元,直线%。

  就下降原因,公司解释称,因主要客户贵州圣济堂制药有限公司的格列美脲片2022年生产受限,对应相关原料药采购量下降所致。不过慧炬财经发现,贵州圣济堂2021年末药监局飞行检查未通过是根本原因。

  另外,虽然净利稳步增长,但其规模与同行业公司相比仍存在差距。慧炬财经发现,报告期内,国创医药存在营销规模较小、对单一产品依赖、新药领域布局不足等三大隐忧。

  在招股书中,国创医药共列举了泰恩康、一品红、立方制药、康芝药业、宏维康药业等同行业公司。

  与同行对比来看,2022年泰恩康营收7.83亿元、一品红营收22.8亿元、立方制药营收25.79亿元、康芝药业营收5.36亿元,维康药业营收5.31亿元,而国创医药营收仅为4.47亿元,远低于泰恩康、一品红、立方制药、康芝药业、维康药业。

  从行业竞争来看,国创医药数亿元的营收体量与上述企业数十亿元的规模相比,差距悬殊,在行业快速扩展阶段,其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不言而喻。

  另外,相较于可比公司,国创医药经营规模较小,产品数量、员工人数上规模更是较小,与大型医药公司相比,公司在产品数量、销售渠道上明显不足,虽然储备了较多的研发项目,但形成收入仍然存在不确定性;而经营规模较小直接导致公司抵御风险能力较差。

  此外,目前国创医药的产品结构较为单一,对单一产品依赖较高。报告期内公司普瑞巴林胶囊收入分别为18,838.32万元、16,114.45万元、16,537.21万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45.01%、41.46%、37.05%,为公司主要收入及利润来源。而如果未来普瑞巴林胶囊市场竞争情况、终端市场需求、集采情况等发生重大不利变化,而公司在研产品研发进度、市场销售情况不及预期,将会对公司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另外,相较于传统的医药生产企业及医药研发企业,公司产品新药领域布局不足。2022年底公司主要产品普瑞巴林胶囊收入占比为37.05%;公司基于资金相对不足,新药研发布局较少,相关产品产业化进度仍需进一步推进。

  在招股书中,国创医药表示针对新药领域布局不足的问题重点布局中药古代经典名方,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

  众所周知,对于医药行业来讲,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和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体现,而国创医药储备人才尚有不足。

  净利润的增速放缓与毛利率下降不无关系,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国创医药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5.45%、53.21%、50.72%,连续两年下降,整体下降4.73个百分点。

  而同一时期,同行业可比公司综合毛利率高于国创医药,分别为58.88%、58.74%、58.36%。对此,国创医药在招股书中表示,2022年公司毛利率低于同行,主要是当期中药业务收入占比上升,而中药产品耗用原材料金额较高,毛利率相对较低,随着中药业务收入占比上升,对应综合毛利率有所下降。

  我们都知道,毛利率体现了一个企业进行生产经营获取的产品附加值的情况,通过这种附加值的获取进行横向、纵向的对比,可以判断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和行业内的市场地位。

  慧炬财经注意到,国创医药以普瑞巴林胶囊为主要产品,毛利率维持在八成以上,分别为87.75%、84.86%、84.91%,对自产产品毛利的贡献度分别为78.15%、68.69%、55.67%。不过2021年毛利率出现了下滑,主要是普瑞巴林75mg*20粒规格产品中标第四批国家集采,集采单价低,对应毛利率较低。

  替米沙坦片产品毛利率分别22.33%、25.92%、32.48%,对自产产品毛利的贡献度分别为0.32%、0.54%、0.85%。2022年受原材料单位采购成本下降的影响,替米沙坦片产品毛利率有所上升。

  而格列美脲产品毛利率分别为48.68%、49.01%、38.23%,对自产产品毛利的贡献度分别为3.30%、2.42%、0.29%。2022年因主要客户采购量下降,对应当期该产品产量减少,导致产品毛利率下降了10.78个百分点。

  慧炬财经注意到,国创医药前身为上海国创医药有限公司,设立时的名称为上海雍康医药有限公司,之后于2004年10月21日更名为上海国创医药有限公司。

  招股书显示,2003年3月20日,上海雍康医药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0.00万元。

  2021年6月,国创医药第一次增资,公司的注册资本由人民币3,686.2159万元增加至4,095.7954万元,新股东赵智勇、王永华、马美芳、杨青、杨蕾、魏建民、李晓亮、李玉忠、孙静、郭玉光、谢飞飞、上海岑鹏投资人民币2,500.00万元认购409.5795万元注册资本,经计算公司此时估值为2.5亿元。

  2021年10月,国创医药第二次股权转让,股东BlueStoneHolding以2,000.00万元的价格将其持有的2.00%公司股权转让给杭州玖月,以500.00万元的价格将其持有的0.50%公司股权转让给嘉兴元徕,对应公司估值为10亿元。

  2021年11月,国创医药第二次增资,六名机构投资者(除嘉兴元徕外,其余五名均为新增投资者)以人民币12,000.00万元认购。其中,南京绿涌以3,000.00万元认购150.0002万股;永修观由以3,000.00万元认购150.0002万股;上海博荃以2,000.00万元认购100.0002万股;嘉兴元徕以1,500.00万元认购75.0001万股;平潭苑博以1,500.00万元认购75.0001万股;嘉兴春享以1,000.00万元认购50.0001万股。此时公司估值为11.2亿元,增资价格均为20元/股。

  2022年1月,报告期内第三次增资,新增注册股本375.00万股,三名新增机构投资者以人民币7,500.00万元认购;其中杭州泰鲲以5,000.00万元认购250.00万股;共青城德懿以1,500.00万元认购75.00万股;上海汇功以1,000.00万元认购50.00万股,增资价格为20元/股。对应估值为11.95亿元。

  以上不难看出,国创医药在半年多时间里进行了三次增资,公司估值翻了4.78倍。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6月,员工持股平台上海岑鹏以6.1038元/股的价格增资,增资价仅为5个月后外部机构增资价20元/股的三折左右。慧炬财经注意到,上海岑鹏共有27名合伙人,董事长魏建民持股比例最多为19.0028%为最大受益人,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马美芳次之,持股比例为12.2892%。

  而此次IPO,预估国创医药的市值将达到28亿元,对公司每一位股东来说,都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替米沙坦片产销量暴涨77.14个百分点,对此国创医药的解释是扩大了销售规模,主要是经销渠道和经销市场的区域性调整。同时因客户贵州圣济堂2021年末药监局飞行检查未通过,2022年格列美脲产量则同比下降了10.64个百分点。

  在产能利用率方面,三大产品剂型一化药制剂、原料药及中间体、中成药均呈现下滑态势。其中,化药制剂(胶囊)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8.17%、88.13%、76.43%,化药制剂(片剂)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6.39%、85.04%、75.74%;原料药及中间体产能利用率分别为58.99%、50.70%、46.14%。

  慧炬财经注意到,国创医药主要原料药、中间体产品有格列美脲、依匹斯汀氢溴酸盐、盐酸依匹斯汀和普瑞巴林,原料药及中间体产能利用率近三年一路下滑,其中2022年较2020年下滑了12.85个百分点。

  就产能利用率下滑,国创医药的解释是,由于报告期内不同产品生产周期不同且存在工艺更新,因此原料药车间产能有所波动。

  屋漏偏逢连夜雨,量减的同时公司普瑞巴林胶囊的平均销售单价大幅下降,2020年平均销售单价为6.01元/粒,集采实施后,2021年、2022年平均销售单价为2.94元/粒、2.48元/粒,2022年单价较2020年下降了58.74%。销量分别为3,133.31万粒、5,476.03万粒、6,661.74万粒;普瑞巴林胶囊销售收入分别为18,838.32万元、16,114.45万元、16,537.21万元,占比分别为89.06%、80.94%、65.56%。

  相较研发费用,国创医药销售费用下降明显。2020-2022年,国创医药销售费用分别为14,196.34万元、7,814.01万元、7,386.93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3.89%、20.06%、16.54%,而销售费用中超八成又是推广费用。

  细看销售费用构成,大部分是市场推广费与职工薪酬,而市场推广费是支出的大头。

  数据显示,市场推广费分别为12,148.09万元、6,409.51万元、6,078.70万元,占比分别为85.57%、82.03%、82.29%,市场推广费一路下降,两年时间下降了两倍;职工薪酬分别为1,241.76万元、1,105.68万元、960.43万元,占销售费用比分别为8.75%、14.15%、13.00%,市场推广费与职工薪酬合计占销售费用比例为94.32%、96.18%、95.29%。

  而对于医药企业而言,市场推广费一直是一项颇为重要又敏感的支出,推广渠道和服务内容的多样性,也使得该项数据成为了许多企业财务造假或利益输送的高发之地。

  慧炬财经注意到,国创医药三年市场推广费合计2.46亿元,同期公司实现的扣非净利润为1.76亿元,市场推广费是净利润的1.4倍。为何市场推广费如此之高?一直以来,医药行业的药物销售很大程度上依赖了各个公司的市场推广、销售渠道,医药行业市场推广费被认为是商业贿赂的高发区。

  国创医药在招股书中对拜访推介服务的解释为,推广服务商根据公司营销推广计划拜访区域内医院、药品零售商或其他医疗机构,介绍公司经营规模、主要产品及优势以及未来发展目标等,协助公司开拓市场、拓宽销售渠道,以达到与终端医疗机构等形成合作的目的。

  一位业内人士对慧炬财经表示,拜访是企业推广产品的一种合法形式,但拜访费用容易引发市场争议,主要是缺乏透明度,更容易引发商业贿赂质疑。而在IPO过程中,推广费用变动及其合理性都会被监管部门问及。

  需要关注的是,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率分别为33.89%、20.06%、16.54%,其中,2021年起公司销售费用率大幅下降,主要系主要产品普瑞巴林中标第四批国家集采,相关产品所需的市场推广力度下降,对应销售费用下降所致。

  而相比之下,国创医药投入的研发费用远低于销售费用,据招股书,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1,513.23万元、2,409.79万元、3,033.56万元,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金额为6956.58万元,其中2021年研发激增了59.24%。

  细致来看,2020年公司的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极低,仅为3.61%,到了2021年一跃升至6.19%,而2022年占比则进一步升高至6.79%。另外其研发人员仅81名,核心技术人员6名,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为20.15%。

  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表示,符合深交所《创业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2022年修订)》第三条第二款的规定即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金额不低于5,000万元且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不低于20%。

  不过,国创医药2022年营业收入为44,654.12万元,不适用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指标要求。

  很显然,如果按照2020年和2021的研发费用绝对值及增速,公司满足创业板上市条件差强人意。

  在研发成果方面,2022年,国创医药专利数量低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的23个,其中,泰恩康发明专利数12个、一品红发明专利数48个、立方制药发明专利数33个、康芝药业发明专利数1个,维康药业发明专利数21个,国创医药发明专利数21个。

  一位业内人士对慧炬财经表示,研发费用大幅增长的合理性及是否存在突击确认研发费用的情形都是监管部门问询的重点。

  应收账款高企似乎是国创医药难以逾越的屏障,近年来,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占营收四成左右且周转速度放慢。

  此外,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金额也在逐年递增,分别为966.21万元、907.62万元、895.81万元。

  报告期内,应收账款均远超当期的归属净利润指标,2020-2022年应收账款是当期扣非净利润的3.82倍、2.47倍、1.82倍之多。

  而应收账款账面价值过高,表明公司销售出去的产品相应的款项不能及时回收,且能否全部收回存在不确定性。

  对数据梳理不难发现公司的收入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应收账款增加额,并没有真金白银的流入。而国创医药也坦承,部分客户为医院、连锁药店等,结算程序较为复杂、结算周期较长导致应收账款余额较高。若客户出现资金紧张或其他重大经营状况而不能按时支付款项,将会使公司面临应收账款无法回收的风险。

  众所周知,应收账款在流动资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公司的应收账款如能及时收回,公司的资金使用效率便能大幅提高。

  报告期内,国创医药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3.08次、2.47次、2.90次,低于同行平均值的5.58次、5.62次、5.20次,而应收账款周转率低于同行公司,这也意味着公司资金使用效率不及同行。

  不仅应收账款处于高位,国创医药的存货水平也不低。作为传统流动资产中的另外一项,国创医药存货余额也在持续增加,面临着存货占比持续攀升及坏账等潜在风险。

  报告期内各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4,232.22万元、4,275.50万元、4,496.36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12.27%、12.93%、14.00%,存货持续增长。

  那么,公司逐渐增多的存货在周转方面的表现如何呢?报告期内,国创医药存货周转率分别为4.78、4.26、4.99,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的3.54、3.48、3.02。

  众所周知,存货周转率是衡量企业销售能力及存货管理水平的综合指标。一般而言,存货周转率越高,表明企业存货资产变现能力越强,存货及占用在存货上的资金周转速度越快,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也就越快。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商誉金额分别为7,029.54万元、12,782.98万元、12,782.98万元,占非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24.83%、29.74%、30.13%,主要系对外收购造成。2020年末,公司商誉由2018年非同一控制下收购重庆赛维资产组构成;2021年末,公司商誉有所上升,主要是当期非同一控制下收购山东中泰所致。

  这么高的商誉首先需要注意的就是减值风险。不过,国创医药表示,如果未来子公司的经营状况未达预期,上述商誉存在减值风险,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通俗讲,高额商誉代表着当时收购的溢价高。一旦被收购公司业绩出现问题,商誉就面临着减值风险。商誉一旦减值,金额往往较高,导致业绩变脸,从而让投资者蒙受巨大的投资损失。

  一位业内人士对慧炬财经表示,IPO公司在报告期内并购不是审核时的必要障碍,主要是看公司是否存在通过并购催肥公司业绩,进而达到上市的标准,而对于IPO公司而言,如果公司账上商誉高企,监管层会重点关注会否造成商誉减值及如何防范。

  应收账款大幅增长也直接影响了国创医药的现金流及偿债能力。虽然报告期内国创医药净利润呈现逐年增长趋势,然而在偿债能力上,国创医药备受考验,其低于同行均值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无疑会对其融资能力、资本结构、偿债能力造成影响。

  数据显示,2022年末,国创医药资产负债率较2020年,骤降了2.59倍,下降了43.66个百分点,低于同行,而在2020年及2021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合并)分别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43.79个百分点、20.66个百分点。

  招股书显示,2020年末国创医药的资产负债率为71.16%,到2021年末下降至49.83%;流动比率也从2020年末的0.84倍上升至2021年末的1.11倍。

  不过,在本轮IPO之前,国创医药的资产负债率已经快速降了下来。截至2022年末,国创医药的资产负债率下降至27.50%,流动比率上升至2.33倍。这得益于国创医药在2021年11月股改后完成了外部投资者增资。据招股书披露,国创医药两轮增资分别获得融资约1.2亿元和0.75亿元。

  我们都知道,资产负债率最主要作用是衡量一家企业的负债水平和风险程度,公司通过负债经营会扩展企业的盈利或亏损。资产负债率越大,公司财务方面的风险也就越大。

  一般行业企业的正常负债率在30%―50%,部分行业可以放宽在60%左右,而70%的负债率则是业内普遍认为的警戒线,超过这个负债水平的公司,除金融业和航空业之外,其财务可能会出现风险。而资产负债率过高,监管机构会怀疑公司是否存在着较大的经营风险。

  那么国创医药的偿债能力如何呢?报告期内国创医药的流动比率分别为0.84倍、1.11倍、2.33倍,而同期同行公司的流动比率平均值分别为2.81倍、2.58倍、3.36倍;此外报告期内国创医药的速动比率分别为0.73倍、0.96倍、2.00倍,而同期同行公司的速动比率均值分别为2.41倍、2.18倍、2.99倍。由此可见,无论是流动比率还是速动比率,国创医药都与同行有着差距。

  值得注意的是,国创医药在本次IPO之前进行了大额分红。招股书显示,2020年7月、10月、12月,国创医药分红金额分别为3,000.00万元、3,000.00万元和2,450.00万元,分红合计约8450万元,同期,国创医药实现归母净利润为4042.3万元。以此计算,国创医药2020年全部净利润被分光殆尽。

  而分红的直接结果就是,经营现金流净额从2020年的6,602.84万元直线%。

  而国创医药毅然决然选择在资金压力较大、应收账款、存货双高的背景下大额分红,实在是非常可疑。

  一位业内人士对慧炬财经表示,一般公司分红都不会超过净利润,如果一家公司分红超过净利润,分红目的就很可疑,而拟IPO公司多处于成长期或快速扩张期,往往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募集资金进行补充流动资金是许多IPO公司会选择的方式。但当营运资金存在缺口,需要大额募资补流时,还进行大额现金分红,这样分红的合理性可能会遭到监管部门追问。

  作为一家拟上市公司,优秀的管理能力是必不可少的,然而慧炬财经注意到,国创医药在此方面做的并不合格。报告期内,国创医药存在大额转贷等财务内控不规范行为。

  2020年,国创医药为满足贷款银行受托支付要求,在无真实业务支持情况下,通过供应商取得银行贷款1000.00万元。

  然而转贷行为并不合规,公司为盘活资金,通过供应商向银行进行贷款,因此构成转贷,在这之中受托支付的供应商很可能向公司收取相应的费用,也就是所谓的转贷费。而转贷行为很有可能是企业与受托支付方的利益输送带,其中还存在不小的风险。转贷不仅不符合《贷款通则》,行为严重的还可能构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骗贷行为。在IPO审核过程中,转贷问题始终是监管层的重大关注点,企业通过受托支付方式间接获得银行贷款的行为,存在改变贷款用途的情况,不符合专款专用的要求,违反了《贷款通则》《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有关法律规定的情形。

  而存在转贷行为的拟IPO企业都会被监管部门问及通过关联方或非关联方企业周转银行贷款的背景、原因及合理性。

  此外,国创医药还存在第三方回款的情形。报告期内,国创医药存在部分销售回款由第三方代客户支付的情形,分别为303.23万元、19.45万元、19.42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0.72%、0.05%、0.04%。

  值得注意的是,第三方回款容易导致货款纠纷,且第三方回款的真实性、是否存在虚构交易或调节账龄情形还需公司进一步解释。

  另外,报告期内国创医药还存在通过费用发放工资情形,2020年,公司通过运输公司代发部分员工工资279.06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0.67%。

  招股书显示,2020-2022年,国创医药向关联方佛山德芮可制药有限公司(下称:佛山德芮)提供富马酸喹硫平缓释片市场推广服务,收入分别为3,677.09万元、3,985.74万元、4,474.90万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78%、10.23%、10.02%。奇怪的是,国创医药作为市场推广服务商既向佛山德芮提供市场推广服务,同时又作为经销商向佛山德芮采购富马酸喹硫平缓释片,采购金额分别为74.69万元、74.37万元、124.02万元。

  不过国创医药表示,2022年12月23日,其与佛山德芮签署了《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转让合同》,由国创医药受让其所持有的富马酸喹硫平缓释片药品注册批件。该批件转让完成后,国创医药将作为富马酸喹硫平缓释片药品注册批件的持证人,主导该产品的生产经营并直接对外销售,不再向佛山德芮提供市场推广服务。

  天眼查显示,佛山德芮成立于2008年7月4日,注册资本3024.6219万美元,实缴资本50万元人民币,为有限责任公司(中外合资)。

  慧炬财经注意到,公司间接持股12.98%股份股东LEEHSIN(李欣)于2021年7月获任该公司控股股东PharmaDaxInc.的董事。2018年,公司与佛山德芮达成富马酸喹硫平缓释片总营销服务协议,约定由国创医药作为独家总经销商,全面负责该产品在中国大陆地区的销售、营销推广、市场策划等工作。

  而对于此次关联交易,国创医药表示最终的药品采购价格和推广服务价格的确定是双方充分商业博弈的结果,是市场定价具有公允性,其与佛山德芮之间的交易是双方历史合作的延续,是正常商业活动,与LEEHSIN(李欣)在其母公司的任职无关。

  一位业内人士对慧炬财经表示,关联交易的核查,一直是IPO审核过程中的关注重点。关联方和关联交易事项不但会影响到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而且可能涉及利益输送、粉饰报表、体外资金循环等一系列问题,是判断拟IPO公司独立性和真实盈利能力的重要方面和依据。

  招股书显示,2021年7月7日,山东中泰作为原告起诉安徽科创药物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科创公司)、安徽省安泰医药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诉讼请求包括解除原被告双方于2007年签订的《合伙产业化协议书》及其补充协议、被告返还山东中泰于2018年4月20日之后支付的利润分红等。被告则提出反诉请求,除请求解除上述协议外,还诉求将益心舒颗粒的药品上市许可证无偿变更为科创公司,并要求山东中泰支付利润分成等。2021年11月,一审法院判决双方解除《合伙产业化协议书》及其补充协议,驳回原告及被告的其他诉讼请求。2023年5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具(2022)最高法知民终959号《民事裁定书》:撤销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2021)鲁01知民初491号民事判决;本案发回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重审。

  国创医药表示,若法院最终判决公司子公司山东中泰将益心舒颗粒的药品上市许可证无偿变更为科创公司,其将需要重新申请药品上市许可证以继续生产和销售益心舒颗粒相关产品,由此将对公司生产稳定性及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上一篇:为什么做保养都是用嘉实多

下一篇:电商运营之梯队产品维护流程

Copyright © 2012-2025 欧陆注册 版权所有HTML地图 XML地图
联系QQ:欧陆注册
公司官网:http://www.szrxm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