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以旧换新的持续推进,2025年家电行业再迎利好。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发布《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家电产品由8类扩容至12类,将电饭煲、微波炉、净水器、洗碗机等4类产品纳入补贴范围,单件最高可享受销售价格20%的补贴,补贴政策持续加码,再次引爆新一轮的消费热潮。
在以旧换新狂欢的背后,家电售后服务投诉却呈激增态势。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4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报告,2024年全国消协受理的消费者投诉量突破176万件,而售后服务投诉量最高(如图),占比高达29.67%,同比增长约33.3%,家用电子电器类投诉量为213779件,占比12.13%,同比增长约35.2%,位居商品大类投诉量第一。其中,投诉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产品质量、售后保障、维修收费不规范及上门服务人员技术水平等。这一数据凸显了售后服务问题的严峻性。
有消费者反映,家电市场鱼龙混杂,稍不注意,容易踩坑。比如售后维修难找不到人、维修推诿拖延,耗费精力、上门维修乱收费,甚至附带额外附加条件,这些问题,给不少消费者选购换新带来困扰。
当前家电市场售后服务问题日益凸显,无疑成为消费者选购换新的最大“隐痛”。而2025年新春之初,小家电行业龙头,美的生活电器“365天只换不修”服务全面升级,包括电饭煲、破壁机、电蒸锅、空气净化器等在内的60个小家电品类产品均可参与该服务,不仅为消费者带来无忧的换新体验,更为行业做出表率。为了一探究竟,记者对美的小家电365天只换不修专项负责人进行了特别专访。
此次美的生活电器“365天只换不修”服务,在品质保障、渠道、时效、覆盖区域等进行全面升级。在品质保障方面,产品故障365天包换新机,保障售后无忧;办理渠道方面,用户只需通过“美的官方”公众号线小时快速完成在线鉴定,足不出户解决鉴定难题;办理时效方面,提供极速换货服务,1个工作日内发新机、3天内收新机,大大节省用户时间;覆盖区域方面,自2025年1月起,该服务从广州、佛山等试点城市扩展到全国范围,惠及更多消费者。
值得一提的是,美的小家电“365天只换不修”服务参与方式有2种,除了上述通过“美的官方”公众号线上鉴定外,还可通过线上咨询店铺客服,客服在线帮用户处理换新,为消费者带来更便捷的服务。
谈及为何会坚持做“365天只换不修”,美的小家电365天只换不修专项负责人表示,“一直以来,美的始终坚持从用户需求出发,基于‘用户思维’去研发创新,不断提升服务体验。我们洞察到用户往返维修流程繁琐、耗时费力,而且维修周期比较长的痛点,通过365天只换不修的升级,将大幅提升整体的服务效率,只为解决用户痛点,保障用户权益,给用户一个真诚的承诺,带给用户无忧的品质服务体验。”
对于消费者来说,优质的产品体验和品质服务缺一不可。美的小家电365天只换不修专项负责人谈到自身服务优势时表示,美的深耕家电领域数十年,不仅拥有强大的产品研发制造实力,还建立了完善的售后服务网络。在产品创新方面,美的坚持“科技领先”为核心战略主轴,凭借数字化、智能化先进制造能力,不断创新升级产品,提升用户产品使用体验。在售后服务方面,美的以数字化构建完善的服务网络,结合自身遍及全国的6000 +服务网点,打造涵盖售前、售中、售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服务,从操作流程、响应速度等维度,带给消费者可靠的服务保障。
面对AI时代新浪潮,美的小家电365天只换不修专项负责人谈到AI技术应用和未来规划时表示,在AI技术应用层面,目前美的已实现多项服务变革,比如我们的AI智能客服、配件智能预测系统等。未来,我们将加速AI与只换不修场景的深度融合,通过图像识别等能力实现故障秒级判定,让服务决策更精准、权益兑现更高效,持续提升用户售后服务品质。
售后服务作为消费者选购的重要一环,关乎消费者最切实的权益。以美的为代表的小家电行业龙头,始终坚守“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理念,基于对家电服务市场和用户需求的敏锐洞察,不断提升品质服务标准,2025年推出“365天只换不修”新举措,不仅彰显了美的生活电器对消费者权益的高度重视,更为整个家电行业树立全新的售后服务标杆。期待未来,美的不断完善售后服务体系,以数字科技力量,持续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嘉文)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5月11日21时27分,长征六号甲(又名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人们常说,人类对火星表面的了解甚至超过对地球海底的认知。研究团队收集了约4.4万次深海潜航的数据,包括载人深潜器、遥控及自主潜水器的作业记录,并据此绘制了一张潜航活动分布图。
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能够自主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系统——AstroAgents,用于研究宇宙生命学科的起源。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发展在发挥多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坚守学术诚信,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科研人员安身立命之本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与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息息相关。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都有可能像蚁穴溃堤般,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威胁国家安全。
满场跑的人形机器人,能透视的眼科手术设备,可诊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大脑“地图”……昨天开幕的北京科博会如同北京未来产业新成果的全景展示。
近日,某医院护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仅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糖在激活味蕾的同时,给公众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而糖究竟是如何“诱惑”人类味觉的一直是个谜。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张立团队联合深圳大学副教授王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徐天添等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全球首个磁控血液凝胶纤维机械人,有效实现颅内肿瘤精准治疗。
近年来,《流浪地球》《独行月球》《问天》等国产影视作品受到观众喜爱,这正是航天科普与文艺跨界融合的结果。
从进入隐生状态,到覆盖上冰膜,再到电子束攻击,其中的每个步骤,实验人员都需要保护好水熊虫。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院前院长、美国知名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6日去世,享年88岁。
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是量子计算机的“神经中枢”,承担着量子芯片精密信号生成、采集与控制的核心职能。
在火星地貌研究方面,地质地球所研究员秦小光和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建军组成了黄金搭档。这些系统性突破不仅刷新了人类对火星环境演化的认知,更在行星科学领域镌刻下鲜明的“中国印记”。
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来自该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可漂浮的二氧化钛材料。二氧化钛是一种常用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在光照下能产生具有塑料分解能力的羟基自由基。
从总体架构看,现代化生态环境智能治理体系可以概括为“一大脑、两支撑、多场景”的结构布局。